在3月11日結束的2022年全國兩會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之一。《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政府工作報告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表明未來該領域仍將持續跑步前進。
一、穩中求進,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
工作報告整體保持了冷靜克制的基調,報告中提出“整體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我國經濟尚處在突發疫情等嚴重沖擊后的恢復發展過程中,“穩”字著實不易,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總共不到80萬輛,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七年位居世界首位,出口新能源汽車42.60萬輛,同比增長291.4%;截止到2021年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784萬輛,可預計2022年銷售量超500萬輛;按照規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770萬輛。
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上漲,帶來的不僅是機遇還是挑戰,為保證產品質量,新能源汽車出廠前會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而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之一,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的重點。
二、綠色低碳,提高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
今年兩會中,“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也被著重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在此“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各行業都在尋求有效的解決方式。
交通領域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總排放量的10%,而其中汽車排放占到了總排放量的7.5%。交通運輸行業的低碳轉型也被列入中國碳達峰十大行動之一,這無疑對交通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過,在行業變革之際,加上“雙碳”目標的助推,交通領域似乎已經找到了有效的應對辦法,那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都有綠色低碳的標簽,相比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每年在使用階段可減少碳排放1500萬噸左右。
若新能源汽車能完全替代燃油車,將有效解決道路交通的減排難題。乘著碳中和的風,新能源汽車行業飛速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全球目前有超過1000萬輛電動車行駛在馬路上,中國也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大市場。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碳達峰依靠燃油車燃效和熱效率的提升,也依賴新能源汽車后生命周期(包括整車下線后的低排放),更依賴于在生產階段的綠色部署。報告提出,“要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為此,“要強化創新引領,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提高間接費用比例,擴大科研自主權;延續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近兩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全行業“芯片荒”蔓延。中國雖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變。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自主創新是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此次兩會,多個代表建議國家牽頭設立專項資金,鼓勵芯片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參與,加快形成國產大算力芯片的研發、制造和應用能力。
艾普智能儀器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電機測試行業隱形冠軍企業,具有專利軟著三十余項,專注生產制造電機測試設備,堅持研發新產品新設備,具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車電機測試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有效快捷的服務,同時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以上信息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