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有32個西方工業強國宣布,從今年開始取消對我國關稅的普惠制。也就是說,我國賣往這些國家的很多產品以往享受到了優惠的關稅,明年開始可能享受不到了。
很多人有點擔心,會不會因為這樣我國的出口受到影響?還有人想問,為什么這些國家會不約而同的取消對我們的惠制呢?今天我們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所謂的普惠制是指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普遍、非歧視、非互惠的關稅優惠政策,而中國正式得到這一優惠政策是在1978年,前后共有40個國家給予中國關稅特惠,而這些國家當中,大多數都成為了今天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
可是這樣的優惠政策并不是無限期的,根據規定,一旦受惠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定水平之后,給惠國可以依照現實情況取消普惠制的安排,而目前中國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了世界銀行規定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再加上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已經有部分國家取消了對我們的關稅優待政策。
前全球供應鏈持續陷入緊張狀態,再加上有大量的熱錢游資瘋狂涌入原材料市場,通貨膨脹已經不再是媒體上的警告,而是切切實實地發生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受疫情影響,工業電機行業進出口額出現萎縮
我國工業電機行業長期呈現貿易順差,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2020年,電機行業出口額從2017年的99.64億美元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103.07億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3.18%;進口額從2017年的37.74億美元下降至2020年的36.4億美元,2020年同比增長2.91%;
期間進出口總額從2017年的137.38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39.47億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同比減少1.66%;貿易順差呈現擴大趨勢,從2017年的61.9億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71.08億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貿易順差有所下降,為66.67億美元。2021年,預計隨著疫情的逐漸得到控制,我國貿易順差將繼續保持擴大趨勢。
2020年受疫情影響,工業電機行業進出口總額為139.47億美元,較2019年有所下降。從進出口數量來看,我國工業電機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進口數量則呈現上升趨勢,貿易順差數額除2020年外整體呈擴大趨勢。
出口產品以一般中小型電機為主,技術含量低,價格較海外同類產品較為便宜;進口產品則以高端微特電機、大型大功率工業電機為主,進口單價普遍高于同類產品出口價格。2021年預計疫情恢復,我國工業電機行業進出口規模將有所回暖,貿易順差預計將恢復增長趨勢。
進口數量不斷增加,進口均價持續下降
反觀進口,2018-2020年工業電機行業產品進口數量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走勢2019年實現進口數量9.48億臺,增長9.18%。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但我國工業電機行業產品進口數量為10.35億臺,同比增長9.18%。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國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的努力,使我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從進口均價來看,平均進口單價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從進口產品結構來看,2020年,進口金額占比最大的產品是其他電動機,輸出功率≤37.5W,進口金額為9.7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比例達到26.65%;進口金額占比排名第二的產品是直流電動機及直流發電機,輸出功率≤750W,進口額達到9.5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達到26.31%;進口額排名第三的產品是多相交流電動機,750W
從整體均價來看,我國進口均價低于出口均價,但橫向對比各類產品我國工業電機進口價格其實是普遍高于出口價格,而導致整體均價我國進口均價低于出口均價的原因是因為進口的產品主要是數量多,單價低的微特電機和數量少,單價昂貴的大型電機為主,而我國則是以單價較低的一般電機為主。
小編提醒大家,出口國外,切記要主動查詢產品是否被列入了征稅清單,并主動聯系外國買家核實情況。不管是DDP條款的訂單,還是美國亞馬遜運營,都需要提前確認好美國清關關稅,很可能上個月出口關稅與這個月的關稅就有很大差別。
目前已經有外貿人遭遇了貨到美國、買家才發現需要繳納25%關稅的情況,最終買家選擇棄貨,出口方需處理退運等后續事宜,虧錢不說,焦頭爛額,心中也十分煎熬。
如今,32國取消了對華“普惠制”,這也將意味著部分中企將面臨著更多壓力。一旦取消對華“普惠制”待遇,商品關稅將隨之提高。而這不僅不利于中企商品的出口,也會對歐洲國家造成影響。出口商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減少對外出口貿易,二、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而目前全球供應鏈處于一種中斷的狀況,部分歐洲國家已經出現了商品緊缺的情況,此舉將會加重這一危機。
另外,甬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表示,應當理性看待“普惠制”待遇被取消的情況。
從積極層面上來講,這是中國發展成就和產品競爭力被認可的體現。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發達國家就會取消對其“普惠制”待遇。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超過世界銀行標準中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經濟體,近幾年來,早已陸陸續續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取消對我國的“普惠制”待遇。
因此,許維鴻認為,雖然取消“普惠制”待遇會讓一些出口企業失去關稅優惠,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總體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許維鴻還發出提醒,應當警惕一些國際輿論借此炒作并改變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煽動取消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的相關言論。再次重申,中方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僅為美國的六分之一、歐盟的四分之一,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口面臨城鎮化、工業化的挑戰。
(本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